有一種觀念認為,嬰兒最好經常性的躺在床上,最有利於他的發育;如果非要出去,自然也是和床最像的嬰兒推車為首選。也有人覺得,把嬰兒放在推車上推來推去,或者讓他躺在床上,只要他就不鬧、還容易睡覺,這樣就對他最好。那麼,是不是真的這樣最有利於嬰兒全方位的發育呢 ? 讓我們從生理、認知各方面幫爸媽們比較看看。
床/推車與揹巾的基本區別:平躺 vs. 豎直抱
嬰兒床與推車相似,寶寶通常是平躺在裡面。推車由於需要帶出去,車體遠遠不如床墊厚實舒服;但是推車的後背往往能夠豎起來,可以給寶寶另外一個不同的姿勢與視角。隨著嬰兒發育,床和推車能夠提供給他的姿勢選擇是很有限的。與推車類似的還有嬰兒汽車座椅,寶寶在裡面能保持一定的豎直姿勢,但是總體來說,嬰兒被包裹、系在裡面,姿勢與視角上的局限性是相當大的。
揹巾與床及推車的結構有根本性的不同,它是將寶寶包裹在裡面,如同被爸媽抱在懷裡那樣,而寶寶的姿勢往往是豎直的。隨著寶寶長大,用揹巾的方式也可以持續調整,找到最適合寶寶當時發育階段的方式。
平躺帶來的壓力:脊柱與髖關節
在我們談姿勢對嬰兒發育的影響時,必須先來看一看自然發育的歷程。先說脊柱的發育。一個人的脊柱並不是豎直的。剛出生的嬰兒,脊柱呈向外凸起的 C 型,這契合於他在母體內的蜷縮的姿勢。之後,隨著嬰兒長大,他會逐步發育出頸部(3 個月左右)、胸部 (8 個月左右)、腰部 (1 歲左右) 的 3 個彎曲,以適應他抬頭、坐、直立行走的功能發育。
髖關節的自然發育也要求嬰兒的雙腿能夠打開並向上彎曲。如果爸媽們注意觀察新生兒的姿態,你會發現你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會很自然的打開雙腿,膝蓋也會向上彎曲,這種狀態就有利於他的髖關節發育。所以,無論是著眼於脊柱還是髖關節發育,嬰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姿勢最好能適應他的自然姿勢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發育。
當嬰兒長時間的平躺在床或推車上時,重力的作用會讓他C型的脊椎變成一條直線,這和他的自然形狀剛好相反。美國兒醫協會支持的研究表明,“長期躺在硬的床墊上或平的床上不動 (如嬰兒車),重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使接觸床面的那一側身體變得平直,這造成姿勢誘導的發育失調及軟弱無力的肌肉。”所以長期的平躺有可能導致扁頭綜合症 (plagiocephaly 這是一種頭骨的畸形,腦後或兩側呈扁平狀),及肌肉軟弱無力。另外,平躺不但會給脊椎造成壓力,還會對嬰兒髖關節的發育造成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有研究認為,讓嬰兒的脊椎保持直線並非最好的生理姿勢。
揹巾裡的豎直姿勢:脊柱與髖關節
在揹巾中,嬰兒會自然的彎向父母,後背會呈現符合他 C 型脊柱的弧度;隨著嬰兒長大,他能直起頸、腰等部位時,都合乎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的出現與發育。不但如此,揹巾讓嬰兒的身體處於豎直的狀態,這個時候,重力是以相同於脊柱的方向作用於它,這還會促進脊柱和身體姿勢的發育,因為重力會刺激到嬰兒的脊柱、周邊肌肉群以及相應的神經系統,這些器官組織為了抗衡重力而持續不斷的發育。
汽車座椅的問題:也許有人會想到汽車座椅,在座椅中,嬰兒身體也有一定程度的豎起來,而且他們的後背會呈現自然的 C 型。但是汽車座椅的問題在於,嬰兒不需要對抗重力,它會讓嬰兒在身體完全不需要出力的狀況下,脊椎持續固定維持在 C 型的狀態,其實這會妨礙脊椎自然彎曲的生成。嬰兒如果沒有機會感受重力,那麼他們就很難發育出足夠強壯的肌肉來抬起自己的腦袋。此外,根據世界兒童脊椎推拿療法協會的研究,當汽車座椅不在汽車中使用的時候 (例如取下當推車用),它並非理想的嬰兒承載工具,因為嬰兒在裡面,「姿勢會受到很多限制,從而影響其顱骨和脊椎發育。」
正確的使用揹巾,也為嬰兒的髖關節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因為此時嬰兒的雙腿會分開,膝蓋向上彎曲並高過臀底,揹巾會最大範圍的支撐住嬰兒的臀部和雙腿,這種姿勢符合髖關節發育的自然狀態,也分散了重力對脊柱所可能產生的壓力。
平躺與發展遲緩的關係
近五六年來,有不止一篇的研究文章發表在發育學的學術期刊上面,為學界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的都是長時間處於平躺姿勢的嬰兒,有更高的機率會產生發育遲緩的問題,而在這些遲緩的發育方便,最突出的就是認知能力與運動系統的發育。
當然,科學家們也承認,我們需要更多研究、更多數據來釐清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因果關係,不過目前普遍認為,長時間的平躺在床上、推車上,對嬰兒的姿勢限制過多,而對嬰兒發育所需要的刺激提供得卻過少,這很可能會誘使發育遲緩的危險係數增加。而與平躺相對的,是豎直的揹在揹巾裡,嬰兒的感官會接受很多綜合刺激,這促進他的發育。下面我們來具體比較一下。
視角廣度: 2015年,一位厄瓜多爾的攝影師 (Diego Acosta López) 把自己的鏡頭安裝在近兩歲兒子的推車上,隨著他推著兒子在紐約街頭行走時,照相機也記錄下來了躺在推車裡的那個兩歲孩童看到的世界。從照片上看,這個世界和我們看到的相似卻又那麼不同,因為它不但是從下而上的,而且其視野寬度非常的小。 這也是推車或者汽車座椅的問題,寶寶在裡面,行動力受到限制,能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躺在床上的嬰兒更是如此,他只能看到床上方的天花板或者懸在那裡的一些嬰兒玩具,長時間處於這種位置,嬰兒大腦受到的刺激就十分有限。 而揹巾中的嬰兒則不同,直立在爸媽身上,嬰兒可以安全而無阻礙的看到這個世界,學習周遭的一切。即使小嬰兒被面朝內的揹在揹巾裡,他也能貼在爸媽胸前看世界;即使是在家裡,爸媽把寶寶揹起來做事情,寶寶也不用只盯著床上方的天花板看。此外,在揹巾中,嬰兒的高度是爸媽的胸腔附近,看到的東西不是自下而上的,視野也比較不受影響。這種持續的接觸外部環境所給予嬰兒大腦的刺激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通過這些刺激,嬰兒大腦會處於一種非常旺盛的發育狀態。
平衡感: 嬰兒平躺在床上/推車上,前庭系統很少接受重力從各個方向給予的刺激,因此他平衡感的發育就很難旺盛起來。在揹巾裡,爸媽行走、做事情的時候,每一個停頓、每一個轉彎,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他必須不斷的適應這些變化,努力抗衡各方向作用力對他的影響,他的前庭系統乃至整個感官統合系統都因此而活躍起來,發育也就蓬勃進行了。
嬰兒與爸媽的距離
無論是嬰兒床、汽車座椅還是推車,嬰兒和爸媽之間總是隔了一定的距離,爸媽也許可以一低頭就看到寶寶,但寶寶沒辦法隨時看到爸媽,更沒有辦法隨時感受到爸媽的身體和氣息,這容易讓他們感到不安,因為從生理上講,嬰兒是需要和爸媽保持親密接觸的。
而在揹巾中,寶寶的身體靠著爸媽的身體,他與爸媽的距離是爸媽一低頭就能親吻到的距離。這樣,嬰兒隨時可以看到爸媽,隨時能夠感受到依靠,而爸媽其實也在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寶寶所有的感官接收器及重要器官。而如果你正確使用揹巾的話,寶寶的雙腿會彎曲、膝蓋會放平,你會支撐著他的臀部,這方式剛好是寶寶本能要採取的姿勢,那麼他就會感到舒適、溫暖、安全。
此外,我們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有一個節奏,不管是行走、在花園裡工作、還是做飯,爸媽都有自己的節奏,當寶寶在揹巾裡和爸媽一起做這些事的時候,他會適應爸媽的節奏,這節奏又成為親子之間的一種關聯與紐帶。
別總把寶寶放在容器裡
床、推車、汽車座椅,都是一種半閉合的環境,寶寶處於其中,像被關在一個容器裡一樣,不但姿勢和視角受到限制,他所看到、觸摸到、聞到的東西,都是各種人工合成的材料。而在揹巾裡呢,他會觸摸到、聞到、看到、感受到的是爸媽的氣味與心跳。
Sharon Heller 博士在她的書「關鍵接觸」中說:「我們的身體富含各種感官,微笑、香氣、大笑交織在一起,伴隨著如波浪般起伏的愛撫,這一整個感官世界都呈現在我們的指尖上。我們與寶寶肌膚相接的時候,寶寶能得到觸覺與肌膚的刺激,而他四肢的壓力又通過本體感受傳給我們的身體。通過母乳,寶寶得到觸覺、嗅覺、味覺的刺激;我們移動時、及豎著把它抱起來時,他需要努力維持頭部位置和平衡,這樣他得到前庭系統的刺激;當他向四下觀望時,他得到視覺刺激;我們在他耳邊呢喃時,他得到聽覺刺激;我們給他換個方向時,他又得到動感的刺激。」
這就是爸媽使用揹巾所能達到的微妙而有極其豐富的與寶寶互動的層次,而這些,當寶寶待在一個容器裡,特別是當他看不到我們的時候,就通通消失了。爸媽捫心問一問自己,你真的更相信容器嗎?
參考資料: http://icpa4kids.org/Wellness-Articles/the-benefits-of-baby-carrying/All-Pages.html http://lens.blogs.nytimes.com/2015/01/23/a-toddlers-view-of-new-york-city/ http://doctorstevenpark.com/flat-head-syndrome-linked-to-developmental-delays http://www.doctorslounge.com/index.php/news/pb/34551 http://hipdysplasia.org/wp-content/themes/hipdys/includes/FileRepository/Brochures/PreventingHipDysplasiaBrochure.pdf http://www.seattlechildrens.org/media/press-releases/new-study-possibly-links-cognitive-and-motor-delays-with-flat-head-syndrome-in-young-babies/ http://www.boba.com/Strollers-baby-carriers-and-infant-stress
Comments